大部分果农已养成一种习惯,认为:一是果树就必须冬浇一次,花前浇一次,当然,树势中庸偏弱、特别是苹果树修剪较轻,花多枝多,开花发芽消耗营养水分必然很多,就要吃饱喝足效果好。但是,桃树耐旱忌涝是它的特点,二是比苹果树修剪重了几十倍,可以说冬剪一次可去掉全树枝量重达80%轻达70%。它属于节水肥型果树,张文和老师把它叫做合势修剪。它比苹果、梨等果树用水量当然少了好多,枝量少消耗少是必然的。土壤含水量只要不低于40%都能正常生长,这是全国桃树权威专家庄恩及研究得出的结论。 另外,郑州果树研究所专家在临猗嵋阳镇讲了一次桃树栽培管理,要求在膨大期土壤墒情达到60~70%够用情况下,可以持续不浇水。我村在集体时,有桃树100亩,美名其曰花果山,属纯旱地。不管涝年旱年从来没有花前浇过水,生长期通过二级提灌在收麦前后,把平川井水送到花果山上只浇一水,照样丰产优质(亩产3~4千斤),说明花前不浇水并不影响开花坐果。 花期幼果期为啥不能浇水? 一、在开花前15~20天前浇水是比较合理的。因为此时地温较低,井水温度一般是8~9度,通过地表温度可能还要降1~2度,甚至更低。下渗到土壤根系层温度也就是6~7左右,不会给根系温度造成温差,使土壤出现剧烈温度变化使桃树出现生理紊乱。 二、当在花期至幼果期浇水就会适得其反,以水促长,以肥促旺,就容易造成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极不平衡。就会出现把贮藏营养都向新稍和叶片上转移,把营养的分配中心转移到营养生长上啦,生殖生长(开花幼果)的营养就太少了,就会出现大量的落花落果现象发生。再者,此时地温已升高(达10度以上),如果在此时浇大水,使地温骤然降低,就会造成桃树生理紊乱而降低坐果率。所以,开花幼果期不能浇大水。 三、判断该不该浇水,能不能浇水唯一办法挖开桃园土壤20公分深取土方见方或用取土器取土,然后烘干后称重,它的轻重差就是它的含水量,只要不低于50%以上就可以不浇水。是能够满足对水分需求的。如果继续旱下去,可开沟浇小水或渗灌,在开花幼果对水分敏感时期,绝不能大水漫灌使土壤透气性降低,根系暂时不能正常生长而引起不能持续对上部的水肥供给会加重大量落果,而造成不必要损失。
一、苗木保活是基础。新栽桃苗重点是保活,“活”要靠水。必须要保证20公分的浅土含水量达60~70%,才能保障根系有足够水分,为根系伤口愈合萌发新根创造条件。只有萌发了新根才能确保成活。 二、适时早栽、覆盖地膜可缩短缓苗期。根越发的早、缓苗越短,长势越好。只要是六月上旬萌发下的条子都利于桃树花芽的形成(枣油桃例外)。所以,适时早栽很重要,可适早延长生长时间,加上覆地膜增地温保墒促根早发,更能缩短缓苗时间,就给前期生长提供了条件。 三、适时适早追肥、促苗健壮生长。前期的生长主要靠N肥,蒙力28全营养肥是不错的选择(氨基酸是N转化物),不需要叶片加工转化,直接能供给苗营养生长所需。旱可冲施,墒足可枪施。加上奶蛋白能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根小、苗小吸收利用少,可采用少吃多餐办法促使苗子生长。这一阶段根系生长向土壤中四射扩展,它属前慢后快,深扎机率小、抗旱性差。少餐多次多浇水尤为重要。当然,雨多墒足情况下可不浇水,只可及时追肥才能吃饱喝好,使树苗长得好,给花芽形成创造条件。 四、花芽形成的必须条件。1、前促后控:前促就是前期多次浇水施肥促苗快长;后控就是苗长到7月中旬时就得适当控长。可用调控剂250~300倍进行叶面喷施或用金福牛氨基酸肥200倍,使桃树处在缓慢生长利于花芽进入第一次花芽生理分化,千万不敢化控过重影响后期生长和主枝的培养(过重树势就弱了)。一定要清楚,桃树品种很多,进入第一次花芽生理分化有早有晚,新栽的幼树花芽分化大部分品种在七月中下旬以后。在此时适当控制营养生长,利于成花。枣油桃例外不必化控。 2、追肥转换时间要合理很重要。前期促长以N肥为主,叶芽向花芽转化就要把N肥降下来,以N肥为主变为P、K为主,K元素能促使新梢木质化,P元素能促使叶芽早熟向花芽分化,利于早成花多成花,使花芽的质量得到提高,这就叫以肥调势,为明年多坐果打下坚实基础。 五、进入八月份要适当控水。水能促长大家都知道这个理。桃树进入八月份说明生长进入最后一次冲刺快长,增粗阶段,到了下旬就逐渐进入缓慢生长了,在运城地域九月下旬至10上旬停长,最迟10月13日停长。如到后期浇水,容易造成新梢不充实,使抗冻性降低而被抽干。建议后期再用200倍金福牛氨基酸一次,或用磷酸二氢钾200~300倍一次,就能使枝条充实提高抗逆性。
全国服务热线:18531111999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